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根据《重庆理工大学推进本科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重理工发[2020]100号),学院决定开展2021年度课程思政示范课立项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课程负责人须为我院专任教师,师德师风良好,热爱教育教学,独立承担过一门本科或研究生专业课程或实践课程,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有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能够运用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教学。已获得上级课程思政示范课资助的教师本次不予资助。
二、申报范围
学校2019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2020版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中学院开出的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
三、建设内容
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1.专业课程。根据机械学科专业的特色,深入研究不同课程的育人目标,挖掘提炼本门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本门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
2.实践课程。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结合机械学科特点,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四、建设要求
1.挖掘拓展课程思政元素。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融合,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备课授课、教学评价等教育教学全过程,培育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深度融合的金课。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转变教师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轻价值引领的观念,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鼓励思政课程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师加强交流与合作,开展专题培训、学习研讨、集体备课等活动,强化专业课程教师思想政治素养、思政教育技能,引导教师彰显课程的价值使命。
3.更新课程教学资源。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教案等教学文件,融入思想政治元素,结合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制作新课件,根据新的教学大纲,编制具有思政要素和德育功能的教学课件。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微课、慕课录制,“课程思政”教材编写等建设。
4.改革推广教学方法。根据“课程思政”内容需求,开展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改革,因课制宜地推行反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改革,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强师生对话与交流。收集整理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如视频、照片、学生反馈和感悟等),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案例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改革经验。
五、验收标准
项目建设周期满,应提交以下验收材料:
1.一份标准的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大纲须确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并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实际,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以及如何评价思政育人成效。新教学大纲应在本课程原教学大纲基础上修订而成,注重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融合。
2.一份合格的教案。根据上述教学大纲编制能体现课程思政特点的教案。
3.一份完整的课件。根据授课教案编制的一份完整的课件。
4.一套能体现改革成效的课程建设材料,包含:融入教学大纲思政点的案例库、集体备课或研讨材料、相关意见建议或教研论文以及其它可体现改革成效的材料。
六、激励措施
1.学院设置不少于10门课程思政示范课,对给予批准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计划的课程1万元专项建设经费。经费严格按照学校统一要求管理,主要用于相关培训、调研、购买资料、论文版面费及其他与课程建设有关方面,课程建设周期为1年。
2.院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优先推荐申报校级及以上一流课程等。
3.积极支持和鼓励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孵化示范教材。
七、材料报送
各位老师请于2021年3月31日(星期三)下午4:00前,统一将纸质材料《重庆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立项申报书》(见附件1,一式10份)、报送至第三实验楼A-307,同时将材料电子版(PDF格式)打包发送至lanzhu0884@cqut.edu.cn,以便于学院组织开展后续工作。逾期不再受理。
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62563400
机械工程学院
2021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