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联系我们

重庆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

办公室: 023-62563400
        023-62563850

学生工作办公室:023-62563083

学院邮箱:jxxy@vip.cqut.edu.cn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机械工程学院的前身系1944年建校初期设立的枪械专业,是学校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经过几代机械人的不懈奋斗,今天的机械工程学院已形成自己独特的学科优势和办学风格。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机械专业学位博士点,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优秀人才。

学院党委坚持党建统领事业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创大美机械文化品牌,被评为重庆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获批重庆市第二批党建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教工第一党支部成为重庆市首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样板支部。

学院紧密对接重庆市“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发展牵头机械工程和仪器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建设,其中机械工程是重庆市一流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是重庆市重点学科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机械专业学位博士点,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机械、电子信息(仪器仪表工程)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牵头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智能仪器两个重庆市人工智能+学科群建设,作为主要单位支撑学校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学院坚持培引并举打造高层次师资队伍,现有在职教职工140余人,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级人才3重庆两江学者、重庆英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巴渝学者等省部级人才25人次,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研究能力强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重庆市高校创新研究群体5个,重庆市研究生导师团队2个。

学院设有机械制造系、测控技术与仪器系、机械电子工程系、智能制造系、机械基础教研室、实践教学及技能培训中心、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共7个教学系室,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电子工程、工业工程、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共有本科生2600余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专业均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并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

学院注重教学创新,坚持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项目制牵引等新型教学方式,相关成果获2022年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建有重庆理工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是重庆市首批四个示范性未来技术学院之一。学生荣获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特等奖、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银奖等在内的省部级以上奖项300余项;人才培养质量深受社会好评,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本科毕业生升学率近25%

学院瞄准国家与地方重大需求,坚持向最高处攀登、向最深处钻孔、向主战场进军精密机械测量理论与方法复杂曲面智能制造等方向形成了特色和优势。精密机械测量理论与方法方向发明的纳米时栅位移传感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被人民日报誉为中国精度纳米时栅作为重点展项入选参加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亮相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纳米时栅以作价入股的形式与世界500强央企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建立高科技公司实现产业化。复杂曲面智能制造方向在复杂曲面零件自适应制造技术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国外对我国重大装备核心技术的封锁,研制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数控砂带磨床已在航发各大主机厂成功应用,同时入选工信部发布的《中国百大工业母机》,并被CCTV专题报到。近5年,学院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防科工委等一大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及横向项目。授权美国、德国、日本等国际发明专利多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3项,其中牵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中国专利金奖,获省部级一等奖7项(主持3项)。

学院拥有机械检测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高端装备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技术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省部级学科平台。机械检测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牵头,联合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等3家行业龙头企业申报国家级平台。

2023年以来,国务院以及教育部、科技部等部委,重庆市委市政府等各级领导密集来学院和学院产业化基地调研,充分肯定学院发展成绩学院将在学校统一领导和部署下,着力创建国家一流学科为学校打造重庆理工类高校发展样板努力建设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