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晨报6月9日报道】造飞机、研制机器人  我院大学生“玩”出花样儿

作者:

点击:

日期:2014-06-11

  

【重庆晨报6月9日报道】造飞机  我院大学生“玩”出花样儿

  “纯手工制造,按中国民航载人机原理设计,飞行高度可达550米,在零下10℃至50℃,5级风力内都能安全飞行。”昨日,重庆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机械自动化专业2010级学生韩卓伟,在他的研究室里介绍着自己作品。此外,他还根据俄罗斯军用的超低空飞行器自己组装了一台地啸飞行器;在去年的重庆市机器人大赛中,他就以自助研发的灭火机器人获得第一名。

  韩卓伟的所取得的成绩不是个案。在重庆理工大学活跃着像韩卓伟这样一群学生,他们勇于创新、敢于思考、热爱动手,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做研究、搞创造,他们创造、发明,在全市,乃至全国崭露头角。

  制度保障 推进科技活动

  说起重庆理工大学课外科技活动开展,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该校开始倡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是在1989年,据了解,学校此举是为了培养学校的动脑、动手能力,拓宽学生知识面、挖掘自身潜力,让更多的学生在课外找到自我价值。

  而后,经两年的尝试,该校各项科技活动逐步兴起。学校乘热打铁,于1991年成立了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领导小组,校团委联合科研处、教务处、学生处、校大学生科协,共同负责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各种日常工作和学术科研氛围的营造。

  同时,学校先后出台并修订了《重庆理工大学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奖励办法》、《重庆理工大学学生科研立项课题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让该校活动有制度保障。

  全员参与 共享科技乐趣

  “学校的在科技活动方面的氛围非常浓厚,从大一进校的科技选修课,到学术讲座,到后来科研实践,全校同学都可以参加,让我觉得非常给力。”已经读大四的韩卓伟说。

  正如韩卓伟所说,重庆理工大学非常重视这方面的氛围营造,以及对学生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培养,结合大学生的自身发展规律,精心组织和科学设计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同时,学校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一、二年级学生,开设各类学术讲座、实验课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基础培训,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第二层次是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的三、四年级学生,通过组织社会实践,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撰写出论文报告,并参加校内科技大赛等;第三层次是培养学生科技骨干参加各级各类全国、省市竞赛。

关闭